罗布泊找水
Feb 25, 2009
转发一篇文章,原文在此。
为解决国投罗钾120万吨钾盐开发项目配套的水资源,戴恩福副总工程师、工程一部张泽臣、司机王岩新等一行紧张地投入了米西水源地详堪补堪工程之中。在短短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克服了洪水、军事、气候等干扰,圆满完成了该项工作,填补了该区域多项水资源空白,为国投罗钾建设一流的水源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
戴总工程师年近七旬,精神矍铄,是此次工程的领军人物。七月的罗南,烈日炎炎、热浪滚滚,温度高达40余度,为赶在军事活动间隙完成米西MC1、MC2孔的钻探及抽水试验任务,他随施工所涉及的三方人员吃住在工地,克服了连年轻人都感觉难以克服的困难,及时与施工方、监理沟通意见。充分展现了一名罗钾人的风采。 他为准确划分地质年代及岩性 ,经常徒步几十公里,翻沟下壑,不辞劳苦,搜集一手资料。他精益求精、勤学不止,仲夏之夜、蚊虫肆虐,伏在电脑前一坐半天,更常常因为某个数据的审定夜半不寐、披衣伏案、斟酌不止。当被问及时总是微微一笑:“我一定要解决好罗钾的水资源问题”。
实事求是 坚持原则
水文地质是一门“看不见”的科学。物探更因其多解性让专业人士拿捏不准。怎样透过现象看本质,正确解释物探指导下的钻探、钻探印证下的物探是困难的。戴总在工作中抓住细节、反复推敲,似是而非概不通过、解释不清绝不放过。他多次验证数据,只为取得真实可靠的资料,为公司下一步决策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。MC2井岩性变化,钻杆多次扭断,加之任务重,时间紧,军事干扰等,施工方出现了畏难情绪,反复要求150米成井或缩小井径,困难关头显出专家本色,戴总在现场顶住压力、反复研讨、力排众议、承担风险,坚持原方案。最终成就了该口优质高产井。
精打细算 适时调整
为扩大物探成果,戴总通盘考虑,在设计总工程量变动不大的情况下,调整工作量,挤出部分瞬变电磁、激电测深点补充了米兰河大桥处富集含水带,节省了支出。MC1孔位于米西西部浅隆带,在成井过程中发现岩性变化,戴总及时调整孔径。
当然,米西工作也存在着不足之处:物探控制区域大、环境复杂多变、任务紧张繁重、三位成员未能全方位开展质控,对个别井位未及反复复核,引为至憾。
尽管如此,本次成果中米西水源地地下水4500万方/每年的可开采量不但为罗钾开发提供了强有力的淡水保障,而且成为罗布泊区域矿业开发的最具战略价值的控制性资源。
为了一种生存过的证明
也为了一种心灵的冼醒
我走进了罗布泊
这一进就是5年
沿着戴恩福等人的足迹
斯人已逝
就如同这翰翰荒漠上早已逝去的风一样
没有留下多少的痕迹
而我怀念那些时光就如同嗅那淡淡的罗布麻花香
在我胸中愈来愈艳
愈来愈香
为把淡水引入罗布泊
我们默默地工作着
就像煲一种心灵的鸡汤
在这远离喧嚣的僻壤
在那尘土中的飞扬